《雷雨》课堂实录6
- 资源简介:
约4060字。
《雷雨》课堂实录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了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在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着这一理念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实情进行不断地调整,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和价值观的引导,根据今年考纲中规定的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艺术形象这一考点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鉴赏人物性格这一环节上,让学生抓住作品中周朴园、鲁侍萍爱情纠葛的脉络,在品读戏剧台词、关注舞台说明的同时,引导学生较全面客观地把握人物性格,并指导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鉴赏方法。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常把文学分为四大体裁,你们知道有哪四种体裁吗?
生: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师: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享誉文坛的作家曹禺先生写的一部名篇《雷雨》,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注释1,看看本文属于哪一种体裁?
生(齐声):戏剧。
师:同学们的目光真敏锐,信息点采得很准。我们平日看书、答题,都应该善于去捕捉有效信息,以提高阅读效率。明确了戏剧这一种体裁之后,我们就必须先了解戏剧的一些基本常识,有哪位同学还记得吗?
生:(默然)
师:那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几篇戏剧作品吗?
生:《长亭送别》、《窦娥冤》、《关汉卿》……
师:不错。根据时代来划分的话,前两部属于元杂剧,后一部属于现代剧。同学们,请你也来初步判断一下,《雷雨》属于什么剧?
生:现代剧。
师:真聪明!好!若是换个角度,从表演形式来分,它又属于哪一种呢?
生:(沉默)
师:我们先看看剧本,要么试着读一读。
生:对话为主。
师:悟性不错,对!我们就把以对话为主的剧本定为话剧。
师:初步了解了些戏剧有关常识后,我想请同学们来说说节选部分的剧情,谁先来?
生:鲁侍萍想去找女儿四凤时,不巧在周公馆遇见了周朴园。在两人的交谈中,得知鲁侍萍便是当年的梅侍萍,周朴园原以为她是为敲诈勒索而来的,就想用钱打发走她,不料却遭到鲁侍萍的拒绝。鲁大海也因罢工之事找上门来,竟与自己的亲哥哥发生冲突,大打出手。父子三人都与鲁侍萍见面,只有鲁侍萍知道真相,最后,忍痛带着鲁大海离开了周家。
师:同学们,她复述得好不好?
生:(大部分同学点头)
师:我想问问其他同学,是不是还有自己的看法?
生:我基本认可。不过,我想在“得知鲁侍萍便是当年的梅侍萍”后再加一句,“周朴园突然变得凶恶起来”;还有后面一部分,父子之间的冲突没体现,我觉得这很重要。
师: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吗?
生(纷纷回答):有道理。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刚才同学们主要是复述剧情,下面我想请你们用最俭省的语言来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看看谁来表现表现?
生:第一场为“周朴园与鲁侍萍30年后不期而遇”,第二场为“周朴园与鲁大海谈判”。
师:你回答得真好!我们在高考答题时就应该像这位同学那样,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因为高考答题字数是有严格限定的。以上我们都是从整体角度较理性地把握剧本内容。接下来我更想领同学们一起走进文本,增进我们的感性认识。为了尽快地进入角色,我想请同学们来分别扮演剧中的角色诠释一番你对人物性情的理解。
生:(两组学生自己选择搭档,挑选一个场景主动表演)
师:听完了他们的对话,老师让你们来担任一次评委,你们认为谁读得最好?
生:(指出两个学生的名字)
师:那我们就把“最佳表现奖”颁给他们俩,不过呢,我觉得参与的同学都有奖,至少他们能勇敢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