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7/21 21:25: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50字。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高考补习学校 朱仲坤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
  2.掌握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二、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以及行文特点。
  2.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3.区分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
  1.感受母爱和父爱的无私、博大与精深,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与伟大。
  2.由父母之爱联系周围其他多种形式的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培养自己博爱、仁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2.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举例分析说明。
  2.父母对自己世界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请看多媒体画面或张贴画:画面①,儿童跌倒,妈妈急忙扶起,呵护,询问。画面②,父亲指导孩子如何学习,如何行事。
  询问:画面①②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态度?
  可能的回答:爱护、关心、体贴、教育……
  教师引导:本质是爱。
  2.询问:能否列举若干父母爱自己的例子?
  生举例二至三个即可。
  教师引导:上述都是具体可感的事例,那么,在理论上、哲学上,到底应该如何论述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哲学家艾•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
  二、解题并介绍文章涉及的文化常识(知识目标)
  1.多媒体或者幻灯片展示
  艾•弗罗姆,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生于德国,1934年流亡美国。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撰写了大量著作,主要有《爱的艺术》《基督教义的发展》《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伦理学》《让人占优势》《为自己的人》等。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等。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则》等。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荣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著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