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知能优化演练
- 资源简介:
约6570字。
《段太尉逸事状》知能优化演练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己,不知早也。”督责益急。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城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当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徴,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督责益急 责:责备
B.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幸:如果
C.舆来庭中 舆:抬着
D.然终不以在吾第 第:住宅,府第
解析:选A。责:索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熟,归我半/臣死且不避
B.吏以告泚/必竭诚以待下
C.然闻言则大愧流汗/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D.何敢言我/何故而至此
解析:选C。A.且,将要,副词/况且,连词。B.以,把,介词/连词,表修饰。C.则,却,转折。D.怎么,疑问副词/什么,疑问代词。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段太尉一系列的行为,展现了他对农者的怜悯之情。这种同情人民反对豪强的正义精神,在当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B.焦令谌作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只有比他高一级的并且掌有实权的行政长官才能节制他,而段太尉作为营田官是不具备这一点的。
C.大将军焦令谌强掠民田,旱年逼租,农夫就到做泾州营田官的段太尉那里告发他,后被蛮横的焦令谌毒打,段太尉很悲痛,亲自为伤者疗伤喂饭,并替他还租。
D.段太尉无奈之下接受了朱泚送的三百匹大绫,但并未留在家里,而是送到自己供事的司农治事堂,放在了屋梁上。直到朱泚谋反,太尉死,此物还原封未动。
解析:选D。应是段太尉的女婿接受了财物。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督责益急。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焦令谌)催逼得更厉害,(农夫)快要饿死了,没有用来抵偿的粮食,就告到太尉那里。(2)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赠送财物,千万不要接受它。
二、语言运用
5.试用对联的形式来概括《段太尉逸事状》中的几段文字的内容(可任选一段或几段)。
示例:第一段:白孝德因王纵士,段秀实为民请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