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导学案(教师版)
- 资源简介:
约7970字。
诗歌鉴赏导学案(教师版) 第Ⅰ课时
主备人:温长军 审 核:于春霞 谭世珺 时间:2010年11月12日
一、学习目标:
⒈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⒉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重 难 点: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突破策略:主要通过方法归纳——尝试高考——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突破。
教学方法:
⑴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消除对诗歌鉴赏的神秘感,增强诗歌鉴赏兴趣。
⑵讨论法。刚开始进行诗歌鉴赏,会有一定难度,组织有效讨论,会激活学生思维。
⑶练习法。通过一些经典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规律。
课型模式:分析高考题型——归纳解题方法——变式练习巩固
三、考点分值
㈠考纲诠释
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⒉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㈡考点阐释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阐释: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分析和鉴赏。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高考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就不同。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
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不但需要调动考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因此,科学地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㈢考题类型:表述或表述+选择
㈣答题常见失误及对策
失误 对策
主观臆断 紧扣文本、实事求是
审题不清 认真读题、圈点关键
不明术语 识记概念、准确区分
要点不全 看分答题、多向思考
模式不清 分类整理、建立模式
缺少分析 联系文本、引用文本
前提:读懂文本 整体感知 原则:规范答题 先总后分
四、预习内容
㈠2010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信息统计表
卷别 题 目 体裁
时代 作者 题材 题量 题 型 分值 考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