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散文阅读:托物言志
- 资源简介:
约10550个字。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
1.整体把握文本,揣摩表现手法。
同学们在阅读时,往往分不清是用了托物言志还是借景抒情,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物”“景”和“志”“情”两对概念分不清,而这也正是二者的区别所在。
首先,要分清文中所描写的对象是“物”还是“景”。“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所以这里的“物”通常是指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通过对这些特性的描写,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而“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比如《白杨礼赞》中屹立在北方平原的挺拔的白杨树,《松树的风格》中坚强、不畏环境恶劣的松树,《病梅馆记》中被残害、被扭曲成病态的梅树等,都是具体的“物”——植物。而《荷塘月色》中的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春》中所描写的生机勃勃的春景,《紫藤萝瀑布》中的紫藤萝花那生机盎然的景色等,都是写风景,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事物。
其次,要分清文章通过描写对象,是在表达某些“志”还是在抒发某种“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志,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比如《白杨礼赞》表达的是对北方农民乃至中国农民的坚强品格的赞扬;《病梅馆记》表达的是作者要挽救人才,遏止残害压制人才现象的一种愿望;而《荷塘月色》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愁闷与无奈;《紫藤萝瀑布》表达的是对顽强生命的一种赞叹与欣赏。
2.个性感悟文本,分析形象特点。
生动描绘事物是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独特风采。抓住特征,细腻描绘,只有形似,才有可能神似,因此我们要全面地分析所托之物的形态、色泽与特征。如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里的这段描写便是典范: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犟挺立的一种树!
为了展示白杨树的风采,文章抓住树干、树枝、树叶、树皮四方面全面刻画,形象地展示了其“顽强向上”的精神品质。白杨树的精神品质挖掘出来了,文章所要赞美的北方农民“朴质坚强的精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