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突破:诗歌鉴赏之鉴赏语言
- 资源简介:
约6920字。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突破:诗歌鉴赏之鉴赏语言
1.(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 远
□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该题,首先要把握诗歌的主旨,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了主旨,“悠悠”的作用就很清楚了:一写水面辽阔,二寓相思之深。
(2)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情感变化”四个字。“客心孤回”表达的是游子的孤独、思乡之情,“红袖凭江楼”则是眼前所见之景,游子由眼前所见之景自然会想到家人对自己的思念,从而使自己的思家之情加重。
【答案】 (1)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2)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与客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2.(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 杜 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解答本题,一要紧密结合注释中的“安史之乱”和“曾困居于此”,二要了解“月”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把握住这两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语境即可作答。
(2)这是一道语言鉴赏题。解答该类题的步骤是:释词义+描景物+点效果。考生只要结合诗句内容,联系本诗叹漂泊、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