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小说阅读导学案
- 资源简介:
共四个学案,约15090字。
小说阅读 导学案
一、小说考查点
小说主要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重在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具体有以下三点:
①从小说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社会环境等角度概括小说的主题并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②突出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③强调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三、答题方法总结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适用面广泛,操作方便的,便于学生迅速切入要领的思路提示方法。我将他简称为“四级概念整合法”。
环 境:往往从对某种特定环境的渲染、情节的铺垫、对人物的烘托、对主题的揭示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入手。
↓
情 节:往往考虑从对情节本身的发展、对突出人物、对深化主题等三方面作用。
↓
人 物:往往考虑对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的作用。(情节,是人物的发展史)
↓
主 题:往往要考虑从主要人物、人物关系入手,甚至还要考虑到情节的推进、社会环境的设计等。
小说阅读导学案(一)——环境类试题的考查
理论知识梳理:
1.环境的作用
⑴自然环境的作用有:⑴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⑵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⑶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⑷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⑸深化主旨⑹象征和暗示。
⑵社会环境的作用有:⑴交待时代背景;⑵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⑶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而且环境所展示的世态风情不仅仅只为塑造人物服务,还有它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还为主题服务。
2.命题指向:
一般为:为什么要作环境描写;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其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3.环境类考题示例:
04北京春季高考21题:“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22题:除了“雁阵”,本文还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