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 资源简介:
约4700字。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据新浪体育的报道,伦敦奥运会易思玲夺金后,家乡条幅满挂,由桂阳县政府组织集会,领导讲话祝贺,并在桂阳最大的欧阳海广场燃放烟花焰火,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夺得女子400米混合泳铜牌的李玄旭今天凌晨抵京,接机的只有妈妈和阿姨,小李下机后和妈妈幸福地拥抱。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失去的家乡 高三(5)班 陈舒平
颁奖台上泪水夺眶而出的双眼失去了焦距,看着身旁冠军选手的国旗高傲地飘扬上升,仅获银牌的选手不禁内心一阵绞痛。这一刻,中国选手似乎失去了很多。
我们曾经鄙弃一些中国选手因获银奖就痛首疾哭的行为,既然已经获奖而且发挥较出色,如此痛哭有一种做作和蛮横的感觉。然而这些悔恨没有努力夺金的泪水中,夹杂着一种失去被爱的痛汩汩地流着。夺得了金牌,他就是家乡的骄傲,感受乡里邻间的温暖;一厘之差,他就继续与家乡沦为平庸,这一生,怕也无多机会为家乡争取荣耀,失去家乡给他温暖的感觉。
这种现象本应与中国传统的淳朴民风,乡间温情背道而驰的。家乡应是游子受尽人间苦难,历经沧海桑田后最后一篇栖息地,如今却成了计较功名,只认奖牌不认人的地方。春风不再温暖,寒风更加凛冽,中国某些地区确实存在这种“利尽人情失”的现象。
封建礼教中常扬言“母凭子贵”,知道今日仍有迷信与未完全摆脱礼教禁锢的地方相信这句古语。现代社会中也有地区继承了这句话的引申义,地区的发展繁荣和受中央重视,就一定要从本地出一个人才,为国争光,为地区争光。这种依靠冠军而争光彩的思想波及多个地区,更多的是令人民对家乡失去了抚慰游子心灵的原始义而感到失望。且不论国外运动员回国后的待遇差别,在中国举国体制培养下的人才都被灌输了一种为国为地区而战的思想。地区将人才当做争光的无感情躯壳,夺冠便大张旗鼓的宣传本地好风水,出人才,适时推动旅游业发展和吸引中央加强对当地的基建建设投资;反之则无视比赛归来的选手,让其饱受人情冷漠,尘世炎凉。
家乡的含义此时已经悄悄的转变,它成了利用当地人才的争宠工具。弹冠相庆的喧闹恰好印证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场面。利益不存在,留下的只剩阒无人迹的深夜里一盏自家门口的烛灯,为归来人照亮家乡小径崎岖不平的石子路。这一趟的回家有坎坷,时过境迁,家乡的温情也灰飞烟灭。
比起夺金后大肆宣传庆祝的桂阳县,山东曲阜这凝结着孔子思想千年之久而沉着冷静的姿态,更令人称赞。这里更是诞生了一位思接千载,学说亘古颠扑不破的伟大思想家。他默默灌输以人“刚健有为,不消极顺命”的思想。要有为而非为人为,要为自己而争取目标。我们唏嘘着这位先哲洞穿世事的敏锐智慧,他 能够料想到今日将有才子失去感情地为国而奋斗的悲哀,只是他没有心痛的看见,家乡也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