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24 14:5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000字,共二课时)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雨果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周建中)
[学习目标]:
1.了解雨果的生平与主要作品,理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2.理清课文情节,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3.理解文本中多角度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
体会者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了解作者的创作主张。
[学习时间]: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了解作者生平与创作;
2.通过观赏影片,了解课文节选部分情节。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作者生平
雨果(1802—1885),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雨果的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波旁王朝复辟后,雨果跟母亲到了巴黎。他从小喜欢文学,富有才气,初期创作有保守的倾向。1819年他就和别人一起创办了文学周刊《文学保守者》。青年时期,他在政治上属于保王党,拥护君主立宪制,以致被封为“法兰西世卿”。他的一些诗歌颂扬封建专制政权和教会,表现对资产阶级的敌视,受到波旁王朝的褒奖。
1924年,查理十世上台后反动统治变本加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则日趋高涨,雨果的政治态度起了变化,创作思想上也从古典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的影响中摆脱出来。182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战斗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宣言《<克伦威尔>序》,成为了新文学运动的领袖。1830年雨果创作的另一剧本《爱尔那尼》的成功上演,敲响了古典主义的丧钟,标志着雨果成了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和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的胜利。
1830年爆发了七月革命,路易•菲力浦上台,建立了金融家王朝的政权“七月王朝”,雨果一度表现出政治上的现实妥协以及在君主立宪制与共和政体之间的摇摆。1831年,他完成了浪漫主义文学中著名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48年的欧洲革命终于惊醒了雨果,从此他坚定了共和主义的立场。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宣布恢复帝制。他对此公开表示坚决反对,并参加了共和党人起义。遭到失败后,他被迫到国外度过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1859年拿破仑三世发布赦免令,允许雨果回国,但遭到他的拒绝。他宣称:“自由什么时候回到法国,我就什么时候回去。”在文学上,他的创作开始向现实主义转变,有揭露和批判“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的《悲惨世界》等重要作品问世。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凯旋般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1872年他发表诗体日记《凶年集》,诗体日记以高昂悲壮的笔调赞颂了法国人民在巴黎公社和普法战争中的英勇斗争以及所体现的高贵品质。对于巴黎公社实行恐怖政策的谴责,也表现了雨果对它的矛盾态度。
1874年雨果创作了他最后的一部名作《九三年》,真实地描写了共和国军队残酷镇压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的故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