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梁启超对待误诊”写作指导及例文评析——2014年石家庄市高三语文质检二作文试题分析
- 资源简介:
约4030字。
材料作文“梁启超对待误诊”写作指导及例文评析
——2014年石家庄市高三语文质检二作文试题分析
平山县外国语中学 牛瑞兵
【文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26年3月8日,粱启超先生因病住进协和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其右肾有一黑点,诊断为肿瘤,遂手术割除。术后发现,病变反倒在左肾。一时间,舆论哗然。而当时西医刚刚进入中国.对西医的质疑之声更是甚嚣尘上。病榻上的梁先生得知此事,在《晨报》上发表了一篇声明,写道:“右肾是否一定要剖,这是医学上的问题,我们门外汉无从判断。据当时的诊查结果,罪在右肾,断无可疑。”“我盼望社会上,不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之障碍。”而事实上,这次误诊确实给他的身体带来巨大伤害,由于病情恶化,粱先生于1929年1月19日病逝。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1、本题是一个故事类材料的新材料作文,这与新课标高考的方向是一致的。
2、在审题上不能太难,又要留有空间,能够表现出考生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材料在表述上对于立意已有了相当的提示,如“当时西医刚刚传入中国”“不要借我这回生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之障碍”“事实上,这次误诊确实给他的身体带来巨大伤害”等。抓住这些关键性词句立意往往就是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3、要联系社会热点,但又要超出社会热点。本次命题的背景便是当下非常严重的医患纠纷,意在让考生关注时事,思考社会人生,
4、要能多角度立意,能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该材料讲述梁启超先生对于一次医疗误诊的态度,一方面涉及自身的生命安全,一方面关涉新生科学(西医)在中国的推广。梁先生心量广大,目光高远,以大局为重,不但不问责医院,还排息众议,其情可感。所以可以从梁启超先生的胸怀角度,立意为:伟人的胸怀,诸如“顾全大局,不计得失”“宽容,大度”“理解”“识大体”“爱护新生事物”等;
从西医面临质疑角度,说明每件新生事物的推行,每项科技的发展应用都是经历波折的,离不开开明进步人士的理解支持推动。由此可以立意为“新事物的发展总是要面临曲折的”“要理解支持新生事物”等;
从医院角度,可以立意为“做事态度要严谨”等;
从质疑者角度,还可立意为“对于新事物不可苛责”;
还可以采用对比法,谈你对现在“医闹”的看法。
【答题情况】
1、审题问题仍然严重,跑题、偏题者不在少数。
2、思路与结构仍有问题,有的打不开思路,有的结构不完整或太呆板,有的没有章法。
3、材料与语言问题仍是重点,材料运用不当,或太旧、重复太多,没有新鲜感;语言或平庸,或弄巧成拙,没有亮点。
4、卷面、书写仍是大问题。
【例文评析】
中国梦,爱国梦
平山县外国语中学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