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高考常见题型分析与练习
- 资源简介:
约7410字。
古诗词高考常见题型分析与练习
古代诗词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为头疼题目。但仔细分析,认真应对,还是能拿到及格以上的分数的。下面我从题型和作答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1、情景分析题
诗词,尤其是唐诗一般都有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用表现手法方面的术语来说就是写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具体到试题就是,通过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或者是通过什么画面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者营造了什么氛围?高考这种体型最多。例如:
(1)2012山东高考语文试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①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2011安徽语文高考试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①.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种题型怎样作答呢?首先要分析景物,并用准确的语言把景物特点概括出来。
分析景物时要注意景物的描述对象:是人,还是其他动物?还要注意景物的时间、地点:是白天,还是黑夜?是鸟语花香的暮春,还是草木凋零的深秋?是塞北,还是江南?更要注意景物的特点:是丽日蓝天,还是雨雪霏霏?是溪水潺潺,还是落叶纷纷……概括时语言要准确,全面,对重要的人或物不要遗漏。根据上面要求,我们可以为2012山东高考诗歌①题做出如下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这个答案就包括了时间(深秋清晨),地点(江南水乡)和景物特点(风声萧萧,落叶飘飞)。
2011年安徽高考诗歌《琅琊溪》的答案是: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这个答案不涉及时间,因为原文没体现出时间。但是原文有人,有雪,有花,还有地点,所以答案必须表达出来。游客渡溪,花随水流这个特点也应该表现出来。事实上答案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景物分析完了,下面我们研究抒情。
“情”通过 “景”表达出来,即所谓的“借景抒情”;或者就包括在景内,即所谓的“情景交融”。什么 “景”表达什么“情”也是有规律的。秋风瑟瑟,草木凋零一般是表达思乡、孤独之情;而鸟语花香、清风旭日,则是表达欢乐、热爱之情。根据上面的景,我们可以上面两首诗歌做出相关的答案。《吴松道中二首(其二)》的后一问的答案是: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琅琊溪》后一问的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