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羁旅思乡诗专题素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9/2 22:30:2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940字。

  羁旅思乡诗  教师版
  一、知识整理:
  羁旅思乡诗(又称“羁旅行役诗”)多写游客浪子出门在外,眼前景触发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和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行旅途中的艰辛与痛苦。  
  1.常见意象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  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2.景物特点:萧瑟、凄凉、冷清、孤独、寂寞。  
  3.表达的情感  
  (1)游子漂泊在外(四处漂泊)的凄凉、孤独(孤苦无依)、愁苦、寂寞。  
  (2)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旅途的寂寞、艰辛。    
  4.常用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衬托(乐景衬哀情)、对比、(联想、想象(想象家人想自己的情景)、虚实结合、比喻、拟人。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