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著导读复习提纲
- 资源简介:
约5630字。
《论语》名著导读复习提纲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 胡平
背景介绍
1、《论语》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延伸】四书五经:南宋朱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将《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合为“五经”。 六艺:就是“五经”加上已经散佚的《乐》。 十三经:《论语》《孟子》;《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左转》)《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周礼》《仪礼》《孝经》《尔雅》。
2、孔子 享年73岁,名求,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
(1)政治活动 ①齐景公问政 孔子提出来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见解。结局是景公虽然欣赏孔子的思想,却未能采用。 ②周游列国 鲁定公时因政治抱负难以施展,55岁的孔子就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68岁才返回鲁国,其间长达14年之久。结局是终不见用,甚至被当时一些人视为迂腐而不切实际的理想家。
(2)晚年贡献 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①整理典籍《诗》《书》等;②删修《春秋》。
【延伸】《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而《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3)弟子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延伸】“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
(4)影响 自(西)汉代推行“独尊儒术”政策后,历代都尊奉孔子为“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作品导读
一、作品体例
《论语》全书共分20篇,篇名多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每章长短不一。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是一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语录体(以孔子等人的语录为主 / 以记言为主 ),有直录、问答、交谈和夹叙夹议性的等四种形式。《论语》说话人言谈往往有特定的对象、语境,对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说法。
二、作品对后人的启发
1、《论语》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仁。 能够统率《论语》全书的思想是仁。
【延伸】孔子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对“仁”进行不同角度的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