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8520个字。
北京市朝阳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语文试卷2 015.1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一)选择。(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7分)
《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诸侯的事迹。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时局动荡。诸侯认识到人才是扩充实力的根本,于是①(变本加厉/费尽心思)地到处挖掘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谋臣策士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长于辞令,能言善辩,为了达到目的,言谈或夸饰铺陈,辞藻华丽;或针锋相对,语言犀利;或巧设寓言,善用比喻。阅读《战国策》,我们既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②(风云变幻/变幻无穷), 还可以欣赏到纵横之士说辞的强大魅力。
1. 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记载(zài)游说(shuō)长于辞令(zhǎnɡ)
B.记载(zài)游说(shuì)长于辞令(chánɡ)
C.记载(zǎi)游说(shuì)长于辞令(chánɡ)
D.记载(zǎi)游说(shuō)长于辞令(zhǎnɡ)
2. 对画线字“达”的间架结构和书写的说明,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达”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再写“”。
B.“达”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写“”,再写“”。
C.“达”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再写“”。
D.“达”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再写“”。
3.根据内容,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变本加厉②风云变幻B.①费尽心思②变幻无穷
C.①变本加厉②变幻无穷D.①费尽心思②风云变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共6分)
月亮,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精灵,《史记•天官书》云:“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古代天子在春天祭拜太阳,秋天祭拜月亮。人们不但在生活中崇拜月亮,在文学作品中也大量地描写、咏叹月亮。以李白为例,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中,竟有三百二十多首与月亮有关。
古人为什么对月亮情有独钟呢?大致原因有四:一是月亮是离人类最近的天体,人们十分关注它;二是月亮有规律的形状变化,上弦、下弦、月亏、月满等,引来人们的好奇;三是月光的清和、明亮、素雅,符合中国人善良、平和、含蓄的性格;四是古代文人常常为了功名或生计,背井离乡,辛苦辗转,,于是以月寄情,生发出许多感人的诗句,耐人寻味。
4. 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所以特别向往“圆”的事物
B.“圆”的事物特别让人向往
C.因为月亮的美丽,令人亲近
D.只有美丽的月亮,令人亲近
5. 结合文段内容,对画线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写出月亮在夜空中活泼灵动的姿态。
B.表明月亮在古代人心目中如神明一般的地位。
C.写出月亮清和、明亮、素雅的特点。
D.表明月亮有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载体的特性。
6.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上初三的小明带着自制的月饼,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爷爷家过中秋。一进门,爷爷就乐呵呵地说:“我的乖孙儿来了,又长高了。”在这个场合下,小明该说什么呢?下列回答最恰当得体的一句是()(2分)
A.爷爷好。才几天不见啊,我哪能长那么快,您一定是老眼昏花了。
B.爷爷,我在家量过,没长个儿。这是我做的月饼,您快来尝尝吧。
C.妈妈,听到爷爷的话了吗?回家赶紧给我量量,看我长高了多少。
D.那太好了。爷爷您想我了吧?这是送给您的月饼,是我亲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