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和《阿房宫赋》中两个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12 14:4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00字。 
《为了忘却的记念》和《阿房宫赋》中两个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中学   张可敬   335101
   执教高一的语文至今,学生提问无数,但有两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值得分析。今日,我且对这两个问题作一些肤浅的分析,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斧正。
  一、鲁迅先生对冯铿的态度
  当我教授《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有同学针对教材第34页第一节最后二段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鲁迅先生对柔石、白莽的评价比较好,为什么偏偏说冯铿并不美丽,并且对她很隔膜。这是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经过短暂的思考,我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1、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态度
  我首先让同学们回想唐的《琐忆》一文。然后让他们讨论唐是如何写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态度,并且以《纪念刘和珍君》作为辅助材料来进行解读。经过大家的讨论,明了: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是极其热情的,并倾其所有支持他们的正当行为,或者用“俯首甘为孺子牛”来作最好的诠释。相反,对待变坏了的青年则是决不宽恕,决不妥协的。因而,我们可以说鲁迅先生对待青年是爱憎分明的。接下来,我们便要讨论冯铿到底是进步青年还是变坏了的青年。
  2、冯铿本人
  从课本提供的资料,我们仅知道她是“左联五烈士”之一。仅凭这一点,同学们便一致认为她是进步青年,鲁迅先生对她应该是关心爱护的。讨论至此,问题尚不能解决,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讨论本文主旨。
  3、本文主旨
  我引导学生先讨论白莽穿着厚棉袍,汗流满面的形象和柔石的迂,最终大家都用了三个字来形容他们:“好青年”。然后,我再次引导学生分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这一句话。同学们恍然明白:国民党反动派屠杀这样好的青年,更何况冯铿只是一个体弱的女子,也同样遭到杀害,这更值得人们的同情,同时也让人们感到愤怒和不满。国民党的恶行昭然若揭,这便是最好的控诉和揭露。
  4、鲁迅先生的自我批评
  我继续引导学生注意“迁怒”一词和“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一句话。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即使柔石的决心是源于冯铿的主张,也不能认为鲁迅就不关心她。我们更应该注意鲁迅使用“迁怒”一词的含义,对自我作一次深刻的批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鲁迅先生对冯铿女士的了解还仅停留在表面,因为他们仅谈了一些天。那么,鲁迅先生这样写冯铿也是可以理解的。
  后来,我觉得这样的讨论还不是很全面,于是我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冯铿的资料,介绍给学生,对以前的讨论作了一些补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