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00字。
市文科状元王金艳谈学习
于曰展
我们从小就经常接受爱国教育,也经常在思考怎样做才能无愧于中华的血脉,我不能自诩有多高尚的爱国情操,我只知道我不喜欢学中国的近代史,那片血泪和屈辱是一个历史的疮疤,我们不愿相信又不得不正视:即使今天我们与美英德日等国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差距,看到那一组组不成比例的数据,我会感慨和不服气;但2002年被世界誉为中国年,世人对中国的前景看好, 我觉得由衷的喜悦和自豪。与历史种种相比,我们很幸运, 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 没有硝烟战争,没有流血牺牲,爱国不必诠释为上前线扛枪杀敌。那么,我们,我,如何做才是爱国?就我而言,我的理想很现实:我只想出色的学好法律和外语,做一名尽职尽责的中国律师,至少让我所经手的每一个案件尽可能做到公正、公平, 为社会上法制的健全有效尽一份绵力。 我想过了,既然我可以做律师为民执法,也可以守着二亩薄地为糊口操劳, 我觉得还是前者能帮助更多的人, 更能把爱国落到实处。 而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我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努力学习。 由此, 努力学习就是现阶段爱国的表现,不是么,朋友们?当然,人各有志,但只要你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行,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尽善尽美, 你已经无愧中华的一分子。
这是从大的方面,从爱国的角度去理解学习。从小的方面,我想坐到这里的我们同样是农村子弟,多多少少能看到父母生活的艰辛。我的父母也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赶着牛犁地,顶着烈日锄草,满头大汗的收麦子……这些农活我都干过,岂止这些,回家还要喂猪、喂鸡、喂兔子,最后才能做饭填饱肚子。一天下来,累得散了架一般,比军训一天更累,对于这样日复一日的日子,我简直就不敢想像,而我初中四年就是这样看着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读着父母脸上的疲惫和焦虑走过来的。看着父母整日劳碌日子依然拮据,体味过那面朝黄士背朝天的滋味,我常常在想:难道我也要在这片土地上沿着祖祖辈辈走过的路走下去么?我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我离梦想还有多远?即使留在这片土地上,难道就不能有所改变?
我想了很长时间,这期间经过了很多事情,有好心人的同情帮助,也有别人的鄙夷与白眼。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家值万贯不会是我的功劳,那么家境贫寒也不是我的过错。那么家境贫与富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虽然,我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很多零花钱,甚至连学费都是东取西借,可是我有出色的学习成绩,这已经足以肯定自己的价值。物质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无须攀比,而学习成绩是自己拼搏得来的,可能一比高低,我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家贫而自卑,因为那是我目前为止无能为力的,我却可以因自己的学业而自豪,因为那是自己努力争来的,我绝不再重复祖祖辈辈走过的路!我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如果说学习很苦)有所行动就会有所改变。正像美国曾经的财政部长阿济?泰勒?摩乐顿所说的:“一个人的未来怎么样,不是因为运气,不是因为环境,也不是因为生下来的状况,如果情况不如人意,我们总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这样,努力学习是我们改变现状,走出贫困,走向外面精彩世界的绝好契机!
如果你说学习很苦,我赞同,因为思维是件艰苦的事,一中的校长曾说过,十三亿中国人中最苦的是高三学生,但我更赞同学习是件乐事,因为“天道酬勤”,当你在学习中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你就会有可喜的收获,由此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肯定,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任何游戏娱乐或者物质的奖赏都无以伦比的,学校是学习的殿堂,是一片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不是么?学习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尤其是在知识更新换代如此快的今天,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知识和人才成为最重要资源得到尊重和重视,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加入终生学习、终生教育的行列,为自己能有所作为做充足的知识储备。
以上是我对学习的一点认识,接下来,我就学弟学妹们最关心的学习方法说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把学习方法看得那么神秘,就像白开水是最健康的饮料,我们的老师经常强调的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听起来是老生常谈,实际上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一定不可忽视。
1、读好老师这部教科书
在驶向理想的彼岸的船上,老师是我们的船长,听从船长的统一指挥,我们才能躲过暗礁,少绕弯路,顺利抵达彼岸。
老师的每一堂课都是精心准备的,从问题的设置到授课思路再到板书,随堂练习,都是教师们经过再三斟酌精心安排的。因为在高二时因我们数学老师迟老师到外地开会,我代他授了三天数学课,所以对老师们的苦心更加清楚,听好讲授课是掌握所学知识的最佳途径,因为如果我们自学,那么要费很多的时间未必能梳理得如此条理,习题也未必能做到那么典型。
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则是提高自己的又一途径,因为作业题都是老师经过精挑细选决定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做作业不仅能够有效地巩固知识,而且省去了自己挑选习题的麻烦,只要能够做到了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我觉得应对中考高考都已经游刃有余了。另一个角度,作业还是沟通老师与学生的桥梁,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渠道,作业一方面可以向老师传达我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让老师了解我们学习上的优势和缺陷,以利于提高讲 评课的针对性和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老师的批阅,我们可以及时改正错误,纠正思维偏差,使学习目标更加准确。
考试是老师检测我们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是师生交流的另一渠道,应该充分发掘考试的价值,以考试为契机,把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首先要认真作答,向老师汇报自己的真实成绩;其次要重视老师的批阅,认真自省总结考试经验、自己的得失;再次,有针对性地听好讲评课,把老师的解题思路与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逐步培养自己的正统思维,最后进行系统的纠错,避免同样的错误出现第二次。
另外,老师不仅有比自己精深的学科知识,而且有比我们更丰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