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约4100字。
文言文翻译复习指导课教案(一课时)
祁阳四中 老赖
一、教学目的:
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二标准六方法”。
二、教学内容:
以“二标准六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为重点,通过较多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翻译的要领。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近几年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点也同样是“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从试题来看,它虽然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但同时也涉及到内容,因而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这对考生的要求自然也就比以客观题形式更高。
(二)分析错例,提出“二标准”:
阅读几个文段并翻译。(以下面语句为例)
读读圣贤书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以于我哉”
(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请学生分别指出其错误,然后概括说明,指出其错误主要出在两个方面:意思翻译不准确、无中生有和句子不通。并指出这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
那么,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
提出“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解释“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解释“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三)学习做到“二标准”的“六方法”
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达到“二标准”呢?我们可以用“六方法”, “六方法”听起来好像复杂,其实就是六个字,一个标准三个字,简言之,就是“留删换”、“调补猜”,等我们分析完之后,大家就更清楚了,对付文言文翻译可能就更得心应手了。先针对“字字落实”,我们讲三个方法:留、删、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