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最新高考必考点语文命题揭秘之散文阅读(5份)
- 资源简介:
2017全国最新高考必考点语文命题揭秘之散文阅读5份
2017全国最新高考必考点语文命题揭秘之散文阅读:命题揭秘 版含解析.doc
2017全国最新高考必考点语文命题揭秘之散文阅读:热点考点二 鉴赏散文作品的技巧 版含解析.doc
2017全国最新高考必考点语文命题揭秘之散文阅读:热点考点三 对标题的考查 版含解析.doc
2017全国最新高考必考点语文命题揭秘之散文阅读:热点考点四 对文本的深层探究 版含解析.doc
2017全国最新高考必考点语文命题揭秘之散文阅读:热点考点一 重点词句的理解 版含解析.doc
三年高考题型分布表
2016年高考卷 2015年高考卷 2014年高考卷
北京 天津 上海 北京卷 上海卷 大纲卷 北京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在母语的屋檐下 湖殇 说起梅花
雪天 张抗抗 听雨
废墟之美
重点语句 √ √ √ √ √ √ √
情感主旨 √ √ √ √ √
结构思路 √ √ √ √
赏析形象 √ √ √ √ √
探究解读 √ √ √ √ √
纵观三年来的高考,新课标卷没有考过散文,多在地方卷出现。不过这并不代表2017年新课标卷不考散文。相反,对散文的复习要作为重点来对待。
地方卷的散文试题选用的材料多是思想内容深邃,表现手法和语言富有特色的文章;从写作年代来说,大部分是当代作家的作品,时代气息浓郁,时代感强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共鸣,语言规范,构思新颖,结构严谨,手法多样。
散文阅读的考查,形式上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但主要还是侧重于主观题的考查,也就是主观表述能力的考查,而主观表述能力侧重于对文章组织和结构的考查、对艺术手法中描写的考查以及对主要语句的考查。
2017年的高考题,全国卷从原来的四道题减少到三道题,分值由原来的25分降为14分,这样考查的范围相对来说会小,但是综合性很可能会增大。因为试题总量增加,估计难度不会加大。
从命题方面看,高考散文类文本命题有以下规律:
(1)稳中有变。“稳”是指阅读题的考查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式基本稳定,“变”是指探究方向每年都有所变化。纵观这些年的高考,对散文文本的考查的能力点以理解和分析、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重。其中理解词句含义、概括文意、鉴赏技巧和探究评价为重中之重。这些考点涉及的能力层次高,虽然不是备考的盲点,却是考生的弱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2)坚持“主题辐射”原则。所谓主题辐射原则就是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结构,还是有关表达技巧,都从文章主旨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来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散文中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
【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
……
(一)重点词语的理解
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考查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考查的词语大致有以下情况:
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这两个字。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1.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2.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
3.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4.依托修辞挖掘词语的含义。
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
答题模式:手法+内容(本句意思,本句所写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即本句采用了……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或写出了人物(景物)……特点。
(2015广东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小题。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了,他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已它为荣。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期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①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近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的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等等。”他说罢,转身进了楼梯,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②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他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中了一片紫苏。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的一扇窗子。正因为此,在高考散文阅读能力考查中,命题者常会把目光投向对文章标题的解读。
对文章标题的理解或赏析,一般来说重点也是对词语的理解,即使是短语,也要从理解词语着手。同时要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③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④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因此,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解题思路】
1.问“标题”,答“ 结构”。
2.从标题发文,从主旨感悟。实际是考查对结构的认识及对表达方式“术语”的理解。
3.抒情散文的行文风格。
【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