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段落简析与译文注解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500字。
赤壁赋
唐缨
[题解] 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方苞:“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日。十五为望,初一为朔,月末为晦),苏子与客泛舟(坐船游玩)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缓缓)来,水波不兴(作、起)。举酒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