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设题误区,走出设题陷阱——文言文分析综合考点备考指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5/26 10:10:1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170字。

  明确设题误区,走出设题陷阱
  ——文言文分析综合考点备考指导
  安徽     方春生
  (发表于《考试报*高考版》)
  高考文言文分析综合题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必考点,它考查的是考生对阅读材料整体文意把握的能力,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3分。从《考试大纲》的规定来看,它包含以下具体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属于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高、难度大,是备考的重点和难点。该题错误项设置的基本做法是,在大体正确的说法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
  因此,探究命题人设题误区,就有助于让考生走出设题陷阱,为考生解答分析综合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本文拟以2015年高考题为例作一番透视,相信对增强考生的答题能力会大有裨益。
  一、张冠李戴。即把本是甲想的说的,选项中设为乙想的说的,或把几件事合在一起表述,混淆了时间、地点等条件。
  【例1】(2015,江苏卷第7题D项)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傀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相关语段】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日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祜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解析】由“而宪来求铭”句可知,,是欧阳发的儿子欧阳宪来向张耒求取墓志铭,而非苏轼让张耒写的。
  三、无中生有。即阅读材料中没有出现选项的内容或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找不到依据。
  【例2】(2015,安徽卷第6题B项)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相关语段】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解析】(梁先生)在顺治三年的乡试中中举,顺治十年考中进士。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在神像前发誓,不会因为一文钱而玷污了自己的清白。他对待百姓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政绩在三辅中第一。在咸宁做了半年的官,入朝做云南道监察御史。由此可知“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但“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在文中找不到根据。
  【例3】(2015,湖南卷第8题C项)前一则谈如何做事,后一则言如何做人,彰显出张养浩勤奋而淡泊的为官态度。
  【相关语段】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託姻属,宴馈徵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懽,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
  【解析】后一则言如何做人,重点谈的是居官之道,即要“清白”,家人不能“喜奢”,没有关于“勤奋”方面的表述,属于无中生有。
  三、曲解文意。即选项中大多数表述是正确的,只是一个词理解错了,从而导致选项出错或原文有相关的表述但选项的表述恰好与原文相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