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分类鉴赏教案
- 资源简介:
约9720字。
课题 诗歌分类鉴赏四、五 设计教师 高 峰 授课教师
时间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5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从内容的角度的大致分类。
2、掌握各类诗歌的共同特征。
重点
难点 1、学习并掌握各类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2、借助近几年的高考题,强化对各类诗歌特征及相应的鉴赏方法的认识和掌握。
教法 教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忧国伤时诗”的特点与鉴赏】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因时世不如所愿而哀伤。
忧国伤时诗:反映统治者昏庸腐朽;反映离乱之苦;同情人民疾苦;对国家前途担忧;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山河沦丧的痛苦。
【鉴赏示例1】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张元幹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难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这首词借送别表达了对“卖国有功,爱国有罪”的政治现实的无比愤慨,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正义感。请深入体会,细作分析。
【参考答案】提示:上片先描绘了在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之下的中原大地的荒凉景象和无穷灾难;然后将责任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正义感和大无畏的精神。下片主要写送别,借送别既表达对游人被迫害的同情和对迫害者的严正控诉,也以超脱达观的气度和襟怀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
【鉴赏示例2】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