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40字。
阅读活动课案例
福安二中课题组
一、设计思路 :
生活中,品味一首诗,欣赏一幅画,聆听一段曲,都是一次审美体验的过程。在形成体验的微妙过程中,自然地融进了学生个人的想象和联想,渗进了独特的主观情感,这种审美体验无疑丰富和拓宽了学生作文选材空间,也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品位。
二、教学目的:
1.总结近一段时间学生的读书心得。
2.展示学生的读书收益,以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3.归纳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读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总结读书的收益,展示读书成果。
四、教学思路:
1.一课时。
2.课前引导学生对已经阅读的几篇同类作品进行归纳沉淀,形成成熟而稳定的见解;课堂分成三步走:一是品析作品。引导学生评价已经阅读的几篇作品,从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品析。二是感悟生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运用作品的思想内涵指导自己对生活重新认识、解释自己生活中面对的疑难问题。三是心灵倾诉。引导学生将阅读所得,用文字记录下来,抒发自我、勉励他人。
五、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同学们,有人说,一切美的东西都令人心痛。比如一首难忘的诗,一段古老的乐曲,一幅美伦美焕的绘画,她们是生活中美的精华。是她们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倘若将我们被美所浸润、所陶醉的感受化为文字,便留住了我们心灵与美交融的瞬间。那种感受也许心痛、惊喜、感喟……相信同学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最近我们读了一组文章--“爱心驿站”(含:《我喜欢出发》《石缝间的生命》《心存感激》《品味春风》《凿井》《俯视你自己》《在爱的站台上送别》《做人,从常识开始》《为青春喝彩》《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把我们在读这组文章中的独特感悟展示出来。
第一步:品析作品。请同学们谈谈这些作品中给自已感悟最深的方面。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过程要使学生谈到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个性、精美语言等方面。并适时总结。 教师归纳:
《我喜欢出发》人生需要不懈的追求;人生追求需要远大的志向与坚强的意志。警句: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石缝间的生命》身处逆境中的人,要坚强的生活,寻找适应生存的条件,创造出人生的辉煌。警句: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才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彰显自己,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心存感激》热爱生活、乐观的生活、感激生活给我们的一切,不怨天尤人。典型故事:印度的甘地扔鞋子、残疾编辑劝无鞋少女。警句:我心存感激,因为我看到了一双忠实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