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炼字型古诗鉴赏题解答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160字。
炼字型古诗鉴赏题解答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掌握诗歌炼字题的答题技巧
2、明确学生答题规范。
二、教学过程:
导入:1、同学们,诗歌是浓缩的艺术,诗人们在诗歌创作时往往特别注意遣词造句,有时候只是一字之差,但意境却全然不同,艺术效果也差之千里。
2、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提出两个答案,一个是“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另一个是“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的答案则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你们觉得哪个说法更好?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摇”、“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3、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宋】苏东坡
所以我们读者在进行诗歌鉴赏时,也要学会鉴赏诗人们写诗时为何会精心挑选某些字词,这些字词的妙处又在哪里?
(一)、学习目标
掌握解答炼字题的基本方法。
(二)炼字解析:
1、所谓炼字,指的是诗歌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2、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
(二)总结提问方式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