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2510字。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涞源一中 李晨霞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思想及创作风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意象的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1、挖掘词中意象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
2、通过两首词的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和“国破家亡之愁”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中华文化长廊中,宋词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无论是“大江东去”的豪迈,还是“执手相看泪眼”的婉约,都让人为之留连,为之感叹。徜徉其间,许多词坛巨匠与我们擦肩而过,苏轼、辛弃疾、柳永,今天我们要结识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她就是李清照,她在文学上开拓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李清照,去了解她的人生,去感受她词作的魅力。(投影题目“走近李清照”)
(二、)投影教学目标
(三、)复习学生初中曾学习过的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让学生齐声背诵后投影全词
提问以下问题:
①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愉悦欢快)
②词中哪些语句可以表现这种感情?(沉醉、兴尽晚回舟、争渡)
③为什么词人此时这么愉快?(投影李清照前期生平简介,可知词人生于仕宦家庭、书香门第,生活富裕,衣食无忧,再加上文化熏陶,所以处于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才能写出这么优美的词作。)
(四、)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
提问:歌词化用了李清照的哪首词?(《一剪梅》)
投影全词,让学生诵读后提问:
① 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愁)
② 那些语句直接表现出这种情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③ 产生这种闲愁的原因是什么?(相思,闲愁—相思之苦)
④结合贺铸在《横塘路》中对闲愁的一句精彩的描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体会李清照的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