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类复习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8610字。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类复习导学案
1、熟悉“分析意境”题型的提问方式。
2、熟练掌握这种模式的答题步骤,规范答题
一、高考真题感知
1、(201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眀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
【答案】[要点]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清冷孤寂、忧伤难耐的情怀。(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 2015新课标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寂寞。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却“禅伏诗魔归净域”,诗未成。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深。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借酒浇愁愁更愁”。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餐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的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感知】这是两道考查意象意境的题目,除传统考查外,近年,意境意象类,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题型,复习时,应引起注意。
二、意境意象知识解读
(一)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二)常见意象
1、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