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讲:满分作文常见的5类结构模式教案
- 资源简介:
约11040字。
满分作文常见的5类结构模式
结构指的是文章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立意高远,文辞优美,还要文气贯通,让人读来一气呵成。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缺少完整而健壮的骨骼,血肉就无所依附,灵魂更是无处寄托。高考作文阅卷中,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凡是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段落划分恰当,首尾呼应的作文自然会获得高分。
一、并列式总分总结构
并列式总分总结构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构成,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或者说,各层次之间是可以调换顺序的。该种结构形式往往将引论部分提出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自成段落,意义关系相对独立,且彼此间相互并列,一般无因果、轻重、主次之分。
[模式图解]
[典例1]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关注时代发展,应纵向把握三条标语,深入理解标语背后的内涵和方向,探析立意方向。
从“发展”内涵的角度分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追求高速发展,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智慧发展理念,体现了国家发展理念的变化。
从“发展”历程角度分析,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发展”就是破解当下难题,寻求未来路径。
从“发展”的区域角度分析,可关注材料中所给的地理区位,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京津冀地区,体现了国家的均衡发展。
考生写作时需围绕三条标语,思考三条标语之间的逻辑思维链条,在三者之间建立起联系,不可孤立地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