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00字。
自由与命运——关于《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一种存在主义的解读
一,自由
由于命运的差错,玛蒂尔德降生在一个小职员家庭,如果她像许多平民女子一样,既认命又随遇而安我想她将不会受到
- 任何指责。但这种主动放弃改变命运的选择背后,是一种庸人主义的价值立场,其意义也颇值得怀疑。当人安于像一块砖头镶
- 嵌在生活和现实的墙壁里,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存在意义就完全丧失了,因为他丧失了主动进入/参与世界的能力。这种被
- 动的生活使他只是作为物质性的存在而存在,是大大降低人的尊严的。海德格尔认为“个体不是封闭于他本人以内,他通过果
- 断的决定取得自我超越。……个体与他的世界的关系不是主体——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直接主动的参与的关系。”⑴因此玛
- 蒂尔德不满现状,她的不甘心,她对自己命运不济的愤愤不平,对当下处境的耿耿于怀,以及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来改变自己的现
- 状就具有了一种存在主义哲学“自由”的况味:人命定是自由的(萨特)。“我命定是自由的,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以外,人们
- 不能在我的自由中找到别的限制,或者可以说,我们没有停止我们自由的自由。”⑵ “自由是人的存在,人无法不自由,人命
- 定自由:‘我们是进行选择的自由,但是我并不选择是自由的:我们被判处是自由的。’”⑶ “只要人活着,人就是自由,因为
- 那时人就在活动,就在实现自身存在的谋划。”⑷ “人的自由是一种谋划,亦即对可能的一种选择。”⑸玛蒂尔德不满自己的
- 当下生活,她要“谋划”和“选择”自己可能的生活,难道不是表现出人对自由的一种渴望吗?
- 不难看出萨特的自由是一种绝对的自由,他甚至以更绝决的姿态来叙说自由:“人不能时而自由,时而受奴役,人或者
- 完全并且永远是自由的,或者他不存在。”⑹在这里自由是作为人的本质提出来的,一个不在自由状态的人可以宣布他死亡,
- 或者暂时死亡,除非他再次回到自由状态。在这种绝对自由的前提下我们不能对马蒂尔德的选择提出任何疑义,尽管她的追求
- 并不高远,并不代表着“先进的时代精神”,甚至掺杂着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庸俗气味。这也是马蒂尔德屡受指责的原因。“应
- 该承认,对现状不满而渴望改变的意识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萌芽,展示着求新的可贵精神,这种不安分的心态不仅正常而且体现
- 着人类向前迈进的追求。”⑺ “作为小资产阶级市民的女儿,渴望过好日子,渴望充当被社交界承认并追慕的角色也并不为过,
- 更不是什么错误。”⑻
-
- 二,责任/承担
- 但让人对玛蒂尔德产生敬意的还不是她的生活选择带有某种自由的况味,而在于丢失项链后,对于责任的勇敢承担。这种
- 对自由选择所带来后果的勇敢承担,正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们一再强调的。“基尔凯郭尔的伦理学是个体主义的,因为它坚持每
- 一个个体面临伦理的选择,这种选择只有他自己作出,对此他承担唯一的责任。”⑼雅斯贝尔斯认为“个人在他一切选择中的
- 自由和他那作为结果而承担的绝对责任,是关于存在阐明的主要评判。”⑽萨特说:“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担担
- 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本身是有责任的。”⑾“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目标,但无人能保证此目标会实现,但人的行
- 为无论成功与否都会造成后果,而无论此后果是否与人的心愿相符,它都是人的选择造成的,他必须对此负责。”⑿“他(萨
- 特)强调自由是绝对的,正是强调这责任是绝对的。”⒀
当借来的项链丢失后,玛蒂尔德心急火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