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三篇》学案5
- 资源简介:
约18940字。
10 短文三篇
平“语”近人
[习大大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经典释义]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释义:敬爱自己的老人,也敬爱别人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
解读:从最初的语境来看,这番话是讲给君主听的,作为一个君主,怎样才能施行德政、推行王道呢?关键一点,就是一个“推”字,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敬爱自己老人的心推行到天下的老人,将喜爱自己子女的心推行到天下的子女,爱惜民力,轻徭薄赋,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做到这一点,天下也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但这句话的意义和影响,却绝不仅仅是给齐宣王上了一堂“仁政”课那么简单。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整个社会,这句话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对个人来说,它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品格提升之路。国学大师钱穆说得好,人类的常情,都是由认识而生情感的,人也只有为了自己所爱,才可能为之奋斗牺牲。爱是情感,而为之奋斗牺牲,就上升到了道德的层面。那么,人最熟悉、最亲爱的是什么?当然就是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了,这种亲爱源自本能。孟子并不要求一个人像孝敬自己的父母那样去孝敬所有的老人,并不要求一个人像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爱别人的孩子。孟子讲的,其实只是运用一下同理心,将自己已有的感情向外扩大一点而已。而这完全是顺应人类本性的:只要你认识到其他人也有父母或身为父母,其他人也有子女或身为子女,那么我们的温情就很容易扩散到其他社会成员身上。
其次,它也是一整套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得以建立的根本方法。其“缘情入理”的思路,不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科学日益昌明、多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也必将对整个人类文明产生重大的影响。
国学经典
《孟子》经典名句解读
[原文] 一日暴(pù,同“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解读]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做事不会成功。因此,做事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心。“一暴十寒”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诗海拾贝
送 春
朱 弁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云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忠贞和眷念之情,婉转缠绵。诗中作者以“恋褚衣”极写塞北的风寒,以小桃“花初见”和弱柳“絮未飞”说春天姗姗来迟,这就把塞北春天来迟去速的特点具体地勾勒了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诗人将对塞北春天的描写和对故国的忠贞与眷念之情融合在一起,达到“妙合无垠”的境界,使这首诗富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诗人高尚的志气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