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3870字。
12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语林撷英
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名篇名句摘录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2.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李煜《乌夜啼》)
3.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浣溪沙》)
4.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6.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7.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8.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
9.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10.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诗海拾贝
清平乐①•忆别
李 煜
别来春半②,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 ①清平乐(yuè):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②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
【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的上片,开篇即直抒胸臆、毫无遮拦地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一个“别”字,是起意,也是点题,单刀直入,紧扣人心。
接下二句承“触目”来,“砌下落梅如雪乱”突出一个“乱”字,既写出了主人公独立无语却又心乱如麻,也写出了触景伤情、景如人意的独特感受,用生动的比喻把愁情说得明白如见。“拂了一身还满”,一个“满”字,把主人公那种无奈之苦、企盼之情、思念之深刻画得至真至实。
“雁来”两句把思念具体化。写出作者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的情态。
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减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作者档案
【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李后主。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李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
在他的各项成就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艳情和闲愁,风情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而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作品】 代表作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