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炼字复习指导课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450字。
诗歌鉴赏——炼字 (复习指导课)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在诗歌鉴赏中,学生在语言鉴赏上存在概念不明,表达不清的缺点,主要是对诗歌本身感悟不够透彻,有时,心里能感受到位,但表达出样就会走样,所以,在这堂课主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针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点,突破理解与表达的难点,让学生能充分理解,自由连贯地表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懂诗,读透诗,知人论事。
2.能力目标:能够熟悉诗歌语言鉴赏-----炼字的基本技巧与答题要点、思路,探究答题方法,明确步骤,规范语言,严谨作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关键字眼中所传递的情感世界与精神理想追求。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疑,导入新课
1、故事《东坡、黄山谷与苏小妹论诗》:今天的语文课,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相传,北宋声誉蜚然的文学家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庭坚)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中要加一字作‘腰’”,说出诗眼。
[PPT]轻风□细柳 淡月□梅花
[问]同学们,假如你是苏东坡或黄山谷,你会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中各加一个什么字呢?(学生回答)
[明确]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黄山谷认真地思索后,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苏东坡和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
2、学生讨论后交流
[明确]“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