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新高考模式)学案:32专题三十二考场作文,巧妙处理
- 资源简介:
约11530字。
一 作文转危为安“五法”
首先要强调的是,在考场,如果临场作文出现了下面的失误,千万不要惊惶失措,一定要冷静,想方设法地去弥补挽救。如果因过度紧张或惊慌而导致大脑一片空白,那就真的一切都完了。下面,我们来具体谈谈高考作文中常见的失误与补救办法。
方法一:立意偏差补救法
立意偏差是考生在临场发挥时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也是令师生最头痛的问题。一旦立意出现了问题,后面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得高分的希望就极其渺茫。如果出现了立意走偏的问题,那么补救技巧是及早切断,转向正途。如果是刚写了一两段就发现文章的立意有偏差,就要停下笔来冷静地审视一下已经写过的部分。如果这一部分虽然立意出现偏差,但后面还有挽回的余地,就要当机立断,利用有用部分努力向正确方向靠拢;如果仔细审视之后发现已写部分没有利用价值,就一定要忍痛舍弃,重新开始,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方法二:中心不明补救法
中心不明的文章往往容易把一些相似或是有部分相同点的主题搞混了,比如写“坚强”,结果文章写出来既像是在写“勇气”又像是在写“苦难”。当然,“坚强”“勇气”“苦难”三者之间确实有一定的联系,但毕竟是有主有次的。如果出现了中心不明的问题,那么补救技巧是突出主旨,淡化其他。这里所说的突出主旨,是指在不同段落中,尽可能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来突出你要写的主旨。如果你要突出“坚强”,就可用“坚强,让我们……”来作为每一段的中心句,让其出现在段首;如果你要突出“勇气”,就可用“勇气,使我们的人生(奋斗、过程)……”来作为中心句。这样,文章的中心自然得到强化。
方法三:用例不当补救法
有的考生审题、立意都对,可得分却并不如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所使用的例子不当。这里的用例不当又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所引用的例子与主旨无关,这种情况无法挽救,只能舍弃;另一种情况是引用的例子能体现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但阐述不够明确,致使阅卷老师没有看出这个例子的用意。因为每一个素材都不可能只具有单一的用途,它在不同的情况下往往会表现不一样的主题,所以被判为用例不当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出现了用例不当的问题,补救技巧是:明示用意,谨慎出新。
要明示用意,就需要考生仔细分析所要引用的例子,分析这个例子包含哪方面的意思,这些含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起作用,在你所写文章的主题下,你要用的是例子哪个角度的含意……这些信息,在行文过程中都要明确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