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设计15
- 资源简介:
约3000字。
《祝福》教学设计
祝 福
教学内容分析:
作为一篇传统课文,小说《祝福》一直很受重视。《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原刊1924年3月2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收入作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其深邃的思想,启迪、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首先,小说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结构有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其次,小说刻画的形象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方法丰富多彩,值得体味;再次,小说的主题特别深刻,但学生对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又比较陌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学生情况分析:
同学们对鲁迅以及鲁迅作品反映的主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基础,但学生的解读也容易脱离文本,陷入惯有的模式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中的的基本字词,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小说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认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透过鲁迅朴实冷峻的叙述语言,体会文中蕴涵的激愤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2)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预习、讨论法
2、教学策略:教师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分析引导、提问法。
教具、教学媒体准备:
1、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
2、利用多媒体,课堂让学生互动讨论,课外补充在网络上搜索资源,研讨祥林嫂死亡的悲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