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设计16
- 资源简介:
约6490字。
蜀道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
2、初步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并流畅背诵。
3、培养学生“入境——想象——体悟——评析”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诵读,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2、激发想象,鼓励倾吐,从而引导学生体景悟情。
3、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鉴赏本诗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诗人奔放的感情和全诗恢宏的气势。
2、走近李白的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3、培养学生与文本、文人、文化的亲近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从品味语言入手,领略雄奇险峻的山水画卷,体会诗歌情感节奏和艺术风格。
二、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入境——想象——体悟——评析”诗歌鉴赏的能力;培养学生与文本、文人、文化的亲近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疏通文句,为赏析诗歌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
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么几句,请大家一起朗读一下。
多媒体课件展示:(余光中《寻李白》片段)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提问] 写的是哪位诗人?[明确] 李白。这首诗就叫《寻李白》。
[提问] 我们学过很多李白的诗歌,你对李白诗歌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几位同学来谈。
[参考] ①李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中夸张成分非常多。给人感觉非常豪放,他说的东西看了以后让人过目不忘。
②李白的诗中洋溢着飘逸豪放的感情,他的诗向来直抒胸臆,狂放不羁,非常奔放,倾斜着浪漫主义的激情。李白的有些诗歌在我们读来虽然不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但李白诗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自己的浪漫主义激情。我们欣赏李白诗歌也要带着这种感情去欣赏。
③李白主要是豪放,利用大量奇特的想象写他的诗,我们读起来会很生动、具体,印象特别深刻。
[小结] 豪放、夸张、丰富的想象,这些都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最具体的表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蜀道难》。再次感受一下李白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艺术魅力。
二、解题。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唐朝,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诗中强调“所守或匪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