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教学案
- 资源简介:
教学案约3490+1590字。
诗歌鉴赏之炼字
一、何谓炼字
所谓炼字,指锤炼词语,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换句话说,炼字就是鉴赏一首诗中用得最生动、最传神、最精彩的那个字。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题的常见题型
①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③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试题变形:
④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谈谈作者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⑤此诗有的版本作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⑥比较两首诗中的某个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分析。
⑦某诗评中(前人论述中)提到,诗歌中的某个字用得好,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
二、炼字,炼哪些字?
动词(一般动词、活用动词)
修饰语(形容词 副词)
特殊词(叠词、色彩词、数量词、拟声词)
三、练习:请找出下列诗句中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
叶梦得评论道:细雨激起层层水纹鱼儿错以为有昆虫落下,于是争相浮上水面,追逐“食饵”。如果风太大,燕子承受不住,就不能借风势而斜飞。微风细雨,气候凉爽,燕子才有兴致驾风嬉雨而斜飞。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微风细雨中,鱼儿活泼嬉水,燕子欢快舞风的生动画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王安石先后用了 “到” “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原来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从修辞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写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几《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