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例导法,以法导写——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行文思路小尝试教案
- 资源简介:
约5090字。
以例导法 以法导写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行文思路小尝试
【教学目标】
1、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异同,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
2、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模型。
3、学会运用多种行文思路组织行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模型。
2、学会运用多种行文思路组织行文。
【教学方法】
讲解、点拨、自主、合作、探究、示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在高考阵营里,作文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之一,作文在试卷里所占分值比例也最大。然而同学们总是谈作文而色变,认为写作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确,作文难,写一篇好作文更是难上加难。但又有人说难是难,终归有方法,必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今天 我将与同学们一起,做一个有心人,来共同解决高考作文之难。大家有没有信心?(展示课题)
二、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详见导学案)
师:既然有信心,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听好问题,在写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
生:抽生回答,1--2人回答
师明确:(多媒体图片一)
A、(评一件事,说一个理,类似时评)
材料作文的立意是从材料整体出发,综合归结出论点,以此展开写作,而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的后半部分有任务限定,要求就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作为切入点,来评一件事,说一个理,立意切入点小,要聚集于事件本身,类似于时事评论和法庭辩论,属于评论性质的文章。因此,同学们平时要多看时事和时评。
B、(真实性,思辨性,有比较)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不玩虚假,基本都是社会生活中有矛盾性和争论性的生活时事,具有真实性。很多事情又处于灰色空间,并非非黑即白或非白即黑的简单对立,因此写作时不能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且体现一定的思辨性。同时,也不是单一的简单论证,它要求有比较,即权衡。有选择,即挑选,当然还要求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即思考
C、(就是论事,适度类比)
在素材构成方面,以原材料为主,就事论事。同时还必须在其前后通过类比,联系相似和相关的名人名言、现实事件、社会生活中某种现象进行适度类比;
三、教师示范,梳理思路——正面肯定材料模式
1. 关于各类材料模式:(多媒体图片二)
师:接着,老师再来普及一下知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即正面材料(肯定赞同态度),反面材料(否定反对态度),争议性材料(可正面肯定、可反面否定、也可一分为二,肯定好的否定不好的),选择性材料(多个人物多个事件多种情况,权衡最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