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4290字。
短文三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围绕“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品读、讨论、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品味鉴赏哲学家深邃的思想,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 提高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2. 理解作者深邃的思想。
【教学过程】
1.导入——看脸读“思想”
都说这是个“看脸的时代”,我们就从“脸”看起!
(屏幕上依次展示4幅照片)
(1)少年鲁迅照片——这张脸给你什么印象?(目光坚定、正直、求学者,积极上进)
(2)50岁的鲁迅照片——这张脸给你的印象又是什么?(目光坚定、犀利,充满斗争性;脸部棱角分明,沧桑)
(3)两幅照片对比——除了岁月刻下的痕迹之外,改变这张脸的内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的一段影片,让他觉悟,医治国人麻木的思想,远比医治病痛重要得多。于是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无数中华儿女。
(4)屏幕显示:“多笑者必多鱼尾纹,多愁者必多抬头纹,巧言令色使嘴皮薄厉,好学深思使目光深邃,心浮气躁会使面部肌肉紧张,气定神闲会使面部肌肉舒展。”——韩少功《面容》
(5)并排同时出周恩来的照片——
对比周总理少年和老年的照片,我们的确看到了智慧与胸怀在面容上的生长,看到了少年时代坚定的理想对于人生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思想的文章——
2.题目入手,引发“思想”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个标题中最触动你的是哪个词语?请从文章中找到相关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2)范读课文,整体感知(邀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
(3)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最触动你的词语和相关句子,或者有疑问的地方,相互交流。(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依据,品读文章)
3.品读揣摩,剖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