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教学设计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6/4 16:41: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40字。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
  课 题
  《定风波》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过苏轼的不少作品,但是这种对作家作品的前期认识,很容易先入为主,造成架空文本只贴标签式的解读。所以要精读诗词,着重从语言文字本身入手,咬文嚼字,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理解词作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词中“反常合道”手法的妙处,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苏轼乐观豁达的情怀,学会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抓住诗词内容,通过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鉴赏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准确、生动地解读词中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提到苏轼,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已经学习了他的不少作品。读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时,我们读出了一位渴望建功立业的苏轼;读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们看到了一位与兄弟感情深厚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我们感受到了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同一个创作个体,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那么,这节课通过《定风波》的学习,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怎样的苏轼呢?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示范诵读。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 yín xiào )∕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suō )烟雨∕任平生。
  料峭(liào qiào)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学生自由诵读。(教师点拨诵读的三个基本要
  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3.分角色诵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