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学设计35
- 资源简介:
约2280字。
《雨霖铃》教学设计
一、 课前,播放 邓丽 君歌曲《雨霖铃》 FLASH ,课件第一页
二、 课堂导入
(播放 邓丽 君演唱的《雨霖铃》) =
邓丽君深 甜美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是谁为她作的词呢?
对啊!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 。 他的歌覆盖了当时所有的官家和民间的歌舞晚会,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征服了所有的歌迷。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回到宋朝,去聆听柳永的歌曲吧!(板书:课题、作者)
三 、整体感知 (课堂理想化设计)
《雨霖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 于邓丽 君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呢?我们走近文本,触摸一下柳永 的 情感脉搏吧!下面,请同学们仔细 听录音范读 , 可以 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 你认为 最能表达作者 离别 心情的一句 话 。(播放曹灿范读)
那么,词中哪句话 集中表现了 作者和 恋 人离别的心情呢?请 大家 找出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明确)大家听得很用心,也很善于动脑,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板书 ,并提醒同学在书上标画出来 ) 大家 齐读 一下这句话。 这句话表露出作者 的心情是怎样的 呢?
伤心,凄凉。
是啊! 佛言人生有“七苦” ,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其中最苦是“爱别离”。 “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对 这种 心情 的经典 概括 。 我们 还 学过哪些 表现离别的 名言 呢?请同学 回忆 ,举几个例子。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能消魂。
很好! 大家的知识面很广 。 由此 可见,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 心情 是非常普遍的。而柳永的这种“伤离别”又有 什么 独特之处呢? 我们 投入感情 再来读读 这句话,品品柳永独特的离别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大家品出柳永与众不同的情感来了吗?想好了,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我觉得柳永的“伤离别”比一般人更重, “更那堪,冷落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