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390字。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
教学目的:
1、熟悉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理论。
2、掌握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比较而言,高考材料作文难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具体一点,它难就难在要到材料中去寻出准确的命题,找出正确的话题;要根据材料内涵确定贴切的中心,进行缜密的分解。但如果能把握材料,按照审题原则,就能化难为易,找出准确的命题或话题,获得恰当的中心和准确的分解。那么,高考材作文有哪些审题原则呢?
二、新授内容。
(一)整体性。
1、总体介绍:
一般说来,无论什么材料,只有整体理解,才是最好的;只有全面把握,才是最佳的。因为整体上着眼,才会有最佳角度,做到准确审题;全面地考虑,才会有最佳切入,形成正确立意。所以,要想准确审题,就必须整体理解材料;要想正确立意,就必须全面把握材料。
2、齐读材料:
著名科学家牛顿,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3、思考与练习:
①细细体会,此材料有哪些角度?
②整体上看,最佳角度是什么?
③就最佳角度,拟出中心或主题。
4、阐释与答案:
细读材料,可找到四种角度与立意:从“评价自己”来看,可立意为“正确评价自己”。就“海边玩耍的小孩”而言,可立意为“要童心永存”。由“发现更好的卵石或贝壳”去说,可立意为“要善于发现”。据“不见真理海洋”而论,可立意为“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虽说四种立意皆可以,但相比之下,第一种是从整体着眼的,其角度最好;是就全面考虑的,其切入最佳。因为材料中的“牛顿曾这样评价自己”是一句总括句,下面的都是评价自己的具体内容。
中心或主题:正确评价自己——胸怀博大,才能敬畏一切,谦逊评价自己;心地坦诚,才能实事求是,客观评论自己;自知有明,才能恰如其分,准确评判自己。
(二)正面性。
1、整体陈述。
通常情况下,材料总具有倾向性(褒贬性),带有指向性。它常常包含正反两个方面,或者一种比另一种更优;往往存在主次两种内涵,或者一个比另一个更好。正因为这样,审题必须从正面切入,从积极方面考虑;或者说,从更正面的角度切入,从更积极的一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立意具有积极意义,带有健康色彩。
2、默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