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写作与讲评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中学作文 / 高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8 16:48:3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00字。
新诗写作与讲评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张小兵
【教学设想】 
教科书必修三第一专题《祖国土》和语文读本必修三第一专题《深情的歌唱》中许多篇目是新诗,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委婉蕴藉,有的描绘山河,喷涌着纯粹的爱国热情,有的目数疮痍,回环着复杂的爱国情思。这些都是激发学生诗情的好燃料。但我们的学生还缺少诗歌写作的经验,缺乏驾御复杂情感的能力。因而,可以将正面歌颂祖国的几首诗进行整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发现诗歌创作的一些方法。然后,以意象的写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师生在质疑、评点中相互启发,进行思想的碰撞,让学生获得诗歌写作的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阅读《忆菊》、《原野》、《我与长城合影》,并思考给对我们的诗歌创作有什么启示?
二、课堂概录
老  师:下面请大家来谈谈《忆菊》、《原野》、《我与长城合影》三首诗对我们创作的启示。
李安祺:诗歌必须有真实的情感,否则无论怎么写,只能是干巴巴的烙饼,不可能成为透着灵气的一湾湖水。《忆菊》便是最好的例证,如果闻一多对故土没有炽热的爱恋,又怎能细腻地描绘出千姿百态的菊花?又怎能让它成为赋情表意的载体呢?
老  师:古人云:“作文在乎真,唯真能达情。”看来“真实”是诗歌创作的生命线。
葛  翔:诗歌中情感的表达比较特殊,大多借助特定的意象来传达,如《忆菊》中的菊花,《原野》中的谷粒、野花、小溪、香稻、泥沙,《我与长城合影》中的长城、群楼、花树等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物。
支骄杨:诗歌创作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能力。我们不能拘泥于某一瞬间,也不能局限于特定空间,让思维到情感的海洋去打捞灵感。意象的选择要有想象力,情感的表达也要有想象力,而借助修辞来体现想象力是绝妙的方法,《忆菊》就是巧妙运用修辞表情达意的作品。
胡珊珊: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诗歌的语言,它不追求句子的完整,具有跳跃性和节奏感,诗歌不是分行的散文、议论文、记叙文。
老  师:刚才,同学们从诗歌的情感、意象、想象、修辞、语言几个方面谈了《忆菊》、《原野》、《我与长城合影》三首诗对我们创作诗歌的启示,已经触及到诗歌创作的几个本质问题。既然已经知道了诗歌创作的一些要领,我们不妨拿起笔来倾吐一下自己的诗情。
任亚萍:触景生情是年轻的我们常有的事,可每当拿起笔来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也就是说有了意象,不知道如何表达情感。
尹  超:我也有同样的困惑,比如面对初升的朝阳,面对家园的花花草草,思绪万千却不知道如何下笔。
老  师:借助意象传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是诗歌创作绕不开的结,一旦我们找到解“结”的方法,情感表达的道路便通畅了。“树”是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面对树同学们也应该有话要说吧。下面,请同学们以“树”为题,写几句诗,要求:①用词准确的语言刻画树的形象;②必须在树中寄托某种情感。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答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