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
- 资源简介:
约12470字。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
1、 鉴赏古诗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鉴赏评价作品本身的特点。注意积累古诗词曲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作者的生平经历﹑艺术风格﹑思想感情等,还要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
鉴赏口诀:
1. 从题目认识对象, 2. 从字面读出感觉, 3. 从注释破解难点, 4. 从作者了解背景,
5. 从原作找到根据, 6. 从题干得到启示, 7. 从首联找到特点, 8. 从尾句参透主旨,
9. 从景物把握情感, 10. 从意境洞察心胸。
命题指向:
1 .范围扩大:从《诗经》到清诗。
2 .体裁增多:诗、词、曲。
3 .考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诗。
第一部分、基础常识
1、 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
《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⑦清诗在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的情况下,诗歌较多表现民族大义、故国之思、人民疾苦的内容。
2、 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表达方式分类: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创作分类:文人诗、民间诗
形式分类:格律诗(诗词曲)、自由体诗
时间分类:古体诗 近体诗
题材分类: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借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田园诗、山水诗、政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