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3/5 15:44: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00字。

  文言文阅读——准确翻译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属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考点,一般赋10分。首先能力层级为“理解”,不只是语言形式的变化;其次规定情境于“文中”,不能孤立地看所给语句。
  命题特点:
  1.语句紧凑,便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2.考查点密集:包含丰富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
  比如,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2020•全国卷II《宋史•王安中传》)“蠹”原意是蛀蚀器物的虫子,在句中带上宾语“国”,故可以判定用作动词,意为祸害。再如,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2020•新高考全国卷I《明史•左光斗传》)“趣”是通假字,本字是“促”,意为催促,促使。
  课文回扣•规律总结
  准确采点,完美得分
  所考查语句往往包含丰富的知识点,翻译时就要抓住这些关键点,做到“采点得分”。
  1.重要实词。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2.重要虚词。考纲规定必须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常考的有“而”“以”“于”“乃”“其”“为”“则”“之”等,要熟悉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特殊句式。考纲规定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特殊句式。对倒装句要调整语序,对省略句要补全内容。
  4.整体文意。衡量句子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达”即准确,这是基本要求。准确有两种表现:一是直译,字字落实;二是意译,对一些修辞句、意蕴句适当模糊处理。
  课文范例:
  1.结合语境,准确理解重要词语。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该句话中包含“闻”“之”“遗”“书”“以”“易”等重要实词、虚词,要准确翻译这句话,就要结合语境理解这些词语。联系前文“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可以看出“闻”应理解成“听说”,“之”指代前面的事情,“遗”应该理解成“送给”,“书”理解成“信(国书)”;联系语境可知,“以”应理解成“介词,拿”;“易”联系“以十五城”及其宾语“璧”可知应理解成“交换”。
  2.分析结构,准确把握词类活用。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第一句中的“杖”,本为名词,但其后带了宾语“汉节”,故在此活用作动词,可理解成“执、拄”;第二句中的“斗”为动词,其宾语为“两主”,根据语境可知,不是卫律“斗”两主,而是“两主斗”,故“斗”应理解成“使……斗”。
  3.把握特殊句式,准确翻译句子。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