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30字。
高考文言文解题方法浅析
高考语文试卷中很多考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失分太多,可见寻求一种好的解题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一般都是选用一段课文上没有的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出题。答好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原文,把握住文意。下面笔者将从整体把握和词义推敲两个方面粗略的谈一下:
一. 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意,需做到动口.动手.动脑。
1. 动口,即读。首先要读原文段及有关注释和作者及出处。这是初读,因而可以不求过细的推敲,只求懂得本文段说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即可。有关注释和出处.作者等会对考生理解文章意思有启发作用。其次,要读文后所设诸问题答项。一方面可以让考生带着问题再去重新仔细阅读原文;另一方面又可以让考生明白文段中哪些是重点.难点,以便进一步仔细推敲。纵观近几年的考题,我们不难发现它往往只要求考生选出表述正确的选项,这样对考生理解文意又是一个极大的帮助。最后,在“动手”.“动脑”两步骤完成后再重新阅读文段,以加深或纠正对文段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文意大体把握的目的。
2. 动手,即画。首先,在初读文段时画出人名,确定主要人物,这里应注意一点,古人有名又有字,如张衡,字平子。其次,画出官名.地名等专用名词,这样考生再读完文段后能理解本文段所讲事件的发生地点.时间及有关涉及到的人物。最后,画出疑难点,带着疑难点读注释及文后所设诸题,以便在以下几个步骤中解决。
3. 动脑,即联系。首先要联系上下文乃至全文语境,推导各别词句的意义;其次,要联系课本中所学的词句知识。高考试题的原文不管引自何处,它的考查点都来源于学过的课本。如2000年第11题D选项,“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中“信”解释为使者,在《孔雀东南飞》中有“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中的“信”就是使者的意思。可见在复习过程中,考生不应该丢弃课本
二. 词义的推敲。
(一) 实词的推敲。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高考试题中,不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