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教学案:写作整篇架构之议论文
- 资源简介:
约8860字。
专题二 写作整篇架构
第1讲 议论文
考场作文在谋篇布局方面已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模板,它是多年来大量高考佳作行文思路的提炼和浓缩,也是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揭示,能有效地解决高考作文的结构问题。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结构模板,助力考场作文精准构思,快速成文,夺得高分。
突破点一 | 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就是将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各层次或角度之间是并列关系,其好处是论证全面,有条理,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特别提醒]
在“本论”部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并列关系的分论点分层论述,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结论”部分,深化、总结论点。在论证时,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分别从几个侧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一)并列式结构的突破方法 /////////////////////
1.概念分解法——是什么
一个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在写作过程中,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挖掘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并分类列举,就可以生发出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
因果分析法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设置分论点的具体方法。作为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这里的“因”是分论点,“果”是中心论点,即在中心论点后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3.途径分类法——怎么做
途径分类法主要是回答方法、途径方面的问题,思考的问题是“怎么做”,以论点中所倡导的行为结果为出发点,通过对催生该结果的条件、追求该结果的方法、获得该结果的途径等的分析,深化文章内容。
[易错提醒]
①每个分论点自成段落,意义相对独立,分论点之间结构并列,一般无因果、轻重、主次之分。
②注意各个分论点和论据之间内在的联系,以及彼此间的照应、衔接,切忌罗列与分论点无关的论据。
③写作时最好将重要的分论点放在前面,次要的分论点放在后面,使论证顺序更加合理。
④分论点要紧扣文章的中心论点,否则会给读者内容散乱的感觉。
⑤各分论点在内容上不可有交叉或从属关系。
(二)并列式结构的技法应用 /////////////////////
(2019•江苏高考,改编)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并列式结构模式列出写作提纲。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