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蕴——高考满分作文速成教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高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29 20:22:4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000字。 

第一讲 文化作文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作者:谭蘅君
  一、引言 “文化作文”风靡全国
  近几年高考作文战场上,一支异军突起。以古典的方阵,闪烁的诗句,熟悉的名人,精致的文言,高扬着文化的大旗。
  这是一支特别的军队,从历史的隧道、文学的天空、民间的集市、语言的栈道、诗词的意境中直袭一个个话题。
  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瞬间席卷神州大地。
  这,就是文化作文。
  文化的芳香蔚然成一朵朵绚丽斑斓的祥云,升起在满分作文的天空。
  溯流而上,在时间的两岸,我们看到“文化作文”的花朵枝枝傲然、绰约生香。
  2005年四川省五篇高考满分作文均为文化作文,分别是:《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烟随风逝,名随史流》、《那阵风吹过》
、《永远的苏武》,其中《永远的谭嗣同》成为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中最夺目的佳作。
  2004年重庆市高考六篇满分作文,除《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外,其余五篇均为文化作文,其中《菊花飘香时节》被老师们公认
为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的压轴之作。
  200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高考作文《儒兵辨》,以浑厚的古文功底,技压群雄,以满分获得殊荣。
  2002年甘肃高考作文《吊屈原赋》,北京高考作文《转折》等以古文底蕴被竞相传颂。
  从2001年全国高考压轴之作《赤兔之死》开始,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逐渐成为新宠。2002年以后,在高考作文中,文化作文比例
大幅上升,且得分明显高于一般文章,这从满分、高分作文的比例上就可窥见一般。
  其实这类“文化作文”是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丰美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用文化的思辨挖掘话题,早
在几年前就以其扑面而来的文化的芬芳与鲜妍,在考场频取高分,风靡全国,成为一种时尚文风。
  那么什么是文化作文?它有何特点?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二、文化作文的特点
  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作文叫做“文化作文”,这并不是说其它作文就没有文化,而是因为这类作文有太强的传统文
化气息。
  文化作文要体现民族的文化精神,展示厚重的文化底蕴。
  文化作文在构思上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
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迹,显示作
者的文化积淀等等。在文化的积累与思辨,文化的共享与独思,文化的阅读与创造,文化的生态与文化的人生中,写作出充满历史文
化底蕴的文章。
  浑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是文化作文写作的追求。
  三、文化作文的表现形式
  文化作文按其内涵的文化底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诗词底蕴、历史底蕴、文学底蕴、民俗底蕴、文言底蕴五大类。
  (一)
  诗词底蕴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或现代诗词佳作佳句于文章之中,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使作文在考场上鹤立鸡群。
  让我们通过一个高考作文的片断来感受诗词底蕴的美丽。
  例段:2005四季,镌刻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