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教案13
- 资源简介:
约3170字。
《定风波》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感情色彩;
2、 理解作品表现手法及艺术技巧,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3、 学会鉴赏古诗词。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难点:词中陌生词(料峭、萧瑟)的词义,作者的艺术处理技巧。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 上节课的知识点回顾;
2、 本课导入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见一见我们的老朋友——苏轼。以前我们就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领略到了苏轼的思辨智慧,在“老夫聊发少年狂”中见识到了东坡的功业情结,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感受到了苏轼的兄弟情谊,在“大江东去”中领略到了苏轼的豪放胸襟,同样也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了解到了苏轼的壮志难酬。今天,让我们看看,在《定风波》里,苏轼将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感悟。
3、 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学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能天才。22岁第一次随父亲苏洵走出四川进京赶考,不仅中进士第二,而且还因欧阳修的奖掖而一举成为轰动京师的名人。欧阳修曾感慨“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宋仁宗看了苏轼的文章后叹道“朕为子孙得二贤相矣。”少年得志的苏轼,踌躇满志,一心想施展他兼济天下的抱负。恰遇王安石改革,苏轼洞察出了其中的弊病,曾上书反对新政。后来,苏轼的诗词被别有用心者歪曲,苏轼也因诽谤新政而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所幸,苏轼死里逃生,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类似于民兵护卫队副队长。《定风波》就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三年所作的一首词。
在此之前,从苏轼到黄州上任,还陆续的写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水调歌头•赤壁怀古》三首词,加上《定风波》这四首词,是苏轼从怨恨到释怀的心路历程的转变的见证。
4、 学生朗读,注意字音:
同行(xíng) 吟(yín) 啸(xiào) 一蓑(suō) 料峭(qiào)
5、 朗读感悟
鼓励学生说出,朗读作品的初步感受。
6、 讲解全文
(1)词牌名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名。不同的词牌其音乐哀乐不同,音色也迥异。现在词乐已经失传,所以只能凭不同词牌的文字形式,各调的句数、字数,以及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来大体推测其音乐性。《满江红》就是悲壮型的,《念奴娇》就是豪放型的。《定风波》,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唐教坊曲。
(2)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点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及写作缘由,重点突出了作者的心情,情由景生。
(3)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