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 资源简介:
约6270字。
小说阅读: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程标准]
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教学要点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映射或暗示主旨。
它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当然,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不同的。
一、怎样确定是环境描写的作用题
题干示例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 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阅读文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2)概括××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明辨题型
题干中有“写景意图”“景物描写作用”“环境作用”“写景意义”等字样
二、怎样解答环境描写的作用题
《祝福》中四次写到雪、五次写到“祝福”,各有何作用?
1.四次“雪”——自然环境
次数 答案要点 答案启示
第一次是作者初到鲁镇时:“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此处作者着力写雪的大而乱(自然环境的特点),象征鲁镇祝福前夕的忙乱 (对社会环境的作用),也渲染“我” 心绪的烦乱(对人物的作用),为“我明天决计要走”做铺垫(对情节的作用) 虽然题干问的是“作用”,但需要概括环境的特点雪是自然环境,需要答出对社会环境、人物、情节的作用
第二次是在“我”听闻祥林嫂死讯后:“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觉得沉寂。” 这一段描写烘托了祥林嫂死得凄惨悲凉(对主要人物的作用),也衬托当时“我”深夜神伤的孤寂悲愤(对次要人物的作用) 此处答案重点是环境描写对人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