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
- 资源简介:
约5940字。
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
【人物传记的阅读】
(一)文体特点
(二)阅读方法
1.以词疏意
初读课文,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标出时、地、人、事件及官职之类的词语。
2.以题悟意
再读课文,利用概括分析题的选项理解文意词句。该题选项基本是按选文层次设置,所以,可依照选项顺序再读选文,理解文中难解之处。
3.以文会意
三读课文,理清把握传主各个时期的生活和事件脉络:
一是知人:了解传主特征,了解次要人物及与传主的关系;
二是明事:理清传主的人生经历;
三是辨理: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言实词】
1.一词多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
2.古今异义(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形近通假)
3.通假字(扩大、缩小、转移、强化、弱化、色彩)
4.词类活用(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数词活用、使动、意动、为动)
5.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
一、一词多义
1.本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道”的本义是“路,道路”。
2.引申义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者相关联的关系。
3.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如:
4.假借义
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5.积累:类义词
①表示“庄稼收成不好、荒年”的有:凶、俭、歉、饥、馑。
②表示“责备”的有:让、过、望、谴、非、尤、咎、责、诛、折。
③表示“赞许”的有:多、称、誉、许、道、与、嘉、褒。
④表示“私下、暗暗地”的有:阴、潜、间、私、窃、微、暗、密、偷。
⑤表示“掌管”的有:典、当、知、守、掌、职、执、序、司。
⑥表示“去、到、往”的有:之、适、如、造、诣、徂、至、趋。
⑦表示“轻视、看不起”的有:小、易、轻、少、鄙。
⑧表示“代理”的有:假、行、权、摄、署。
⑨表示“等到”的有:及、至、逮、迨、洎。
二、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指古汉语中的一些词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
(1)词义扩大
中国:古(中原地区,也指京师);今(整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