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修辞的运用与赏析
- 资源简介:
约8640字。
修辞的运用与赏析
突破点1辨语境,析修辞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加工提炼。高考经常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其内涵不仅限于对修辞手法的辨析、理解,而且注重对语言理解能力的考查。
典例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尝试解题】
拓展速记
熟练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1.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
犹如等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4.拟人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5.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