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表达技巧专题——修辞手法
- 资源简介:
约3650字。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 表达技巧专题--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比喻】
含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
①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特征;
②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便于读者理解;
③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例句赏析: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水浑然一体的美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比拟】
含义: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叫拟物。
作用:
①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特征;
②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赋予无情感的事物以情感,使事物形象化,显得生动活泼;
③便于抒情,激发读者想象,增强感染力。
例句赏析: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先偷眼”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再用“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对梅的喜爱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表现到极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借代】
含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替人。
作用:
①将抽象生硬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读者理解。
②突出事物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
③具有回避掩饰作用,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④使语言简洁精练,以少胜多。有些复杂概念不易称说,表达者就用一些简单的概念代替。
⑤古诗忌讳同词重复,诗人为避免同词重复,多用借代,使语言富于变化;
⑥使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达到讽刺的效果;
⑦使音律和谐,有时为了满足诗词对仗、押韵的要求,需要改换事物的名称。
例句赏析: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绿”和“红”